他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农庄的平面图,推演着所有可能的抓捕方案,将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。
转机,出现在第二个周六的傍晚。
天色刚刚擦黑,监控画面里,一辆接一辆的豪车,开始陆续驶入农庄。打头的是张建华那辆熟悉的黑色奥迪A8,紧接着是李卫东的宝马X5……名单上的核心人物,一个不少,悉数到场。
前线指挥部里的空气,瞬间凝固了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,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。
赵承平的心跳,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。他拿起对讲机,用极低但极清晰的声音命令道:“‘猫头鹰’注意,所有目标均已进入 designated area(指定区域)。开启所有录音录像设备,记录一切异常!”
夜深了,农庄深处,那个位置最隐蔽的独立院落里,灯火通明,隐约还能听到觥筹交错和喧哗的说笑声。而那辆每次都最后到达的、属于中年“表哥”的黑色丰田普拉多越野车,也如期而至,像一个幽灵,悄无声息地滑入了黑暗的庭院。
赵承平的目光,始终锁定着那辆车。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,这辆车,以及它的主人,是整个网络的关键“交通枢纽”。
这一夜,聚会持续到了深夜。监控画面显示,直到晚上十一点之后,那些车辆才陆续离开。与来时的意气风发不同,离开时,好几个人都显得步履蹒跚,显然是喝了不少酒。
“他们这是在用酒精麻痹自己,也是在用这种方式,加深彼此之间的‘羁绊’。”赵承平看着画面,冷冷地说道。他知道,这种所谓的“聚会”,不过是分赃后的狂欢,和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时的抱团取暖。
接下来的第二周,同样的情景,在周六的晚上再次上演。
连续的观察,让这个团伙的活动规律被彻底摸清。也正是这种规律性,让赵承平的内心,泛起了一丝隐忧。太过规律,有时也意味着一种高度的警惕。他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,打破这种“平衡”。
机会,在一个星期三的晚上,不期而至。
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,指挥部里,只有两名侦查员在值班。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晚又将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时,入口的监控画面,突然闪了一下。
一辆从未见过的、挂着省城牌照的白色奔驰商务车,缓缓驶入了监控范围。
“赵队!有情况!来了一辆生面孔的车!”值班员的声音,瞬间划破了指挥部的宁静。
赵承平几乎是从行军床上一跃而起,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屏幕前。
画面中,那辆奔驰商务车在农庄门口稍作停留,似乎在和保安交涉着什么。很快,农庄的大门打开,车子径直驶入了最深处的那个院落。热成像监控显示,车上下来了三个人,在农庄经理的亲自引领下,走进了亮灯的房间。
这条鱼,不在预设的网里!
赵承-"`"承平的大脑,瞬间高速运转起来。“立刻!给我调取这辆车的全部行驶记录!”
命令下达,数据很快从交管中心传来。屏幕上,一张密密麻麻的行车轨迹图,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数据显示,这辆奔驰车,在最近一个月内,活动轨迹极其异常。它就像一个勤劳的信使,频繁地往返于省城和本市周边的几个地级市之间。它的每一次出行,都恰好与那几个地市曝出的一些重大工程招标丑闻,或者土地拍卖争议的时间点,高度重合!
“查!给我查车主身份!动用一切资源,我要在半小时内,知道开车的人是谁!”赵承平的声音里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。
这一次,信息来得更快。省厅的同事通过查询车辆所有权和保险记录,迅速锁定了车主的身份。
当车主的资料传到赵承平的电脑上时,他看着屏幕上的照片和名字,瞳孔,猛地收缩了一下。
车主名叫吴志强,是省城一家颇具规模的“宏业建筑工程公司”的老板。
而这家公司,在技术部门恢复出的U盘删除文件中,曾经出现过!这家公司也曾参与过那些有问题的项目投标。
他的手指,在桌面上那张印有吴志强照片和资料的A4纸上,轻轻敲击着,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“笃、笃”声。他的内心,此刻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风暴推演。
吴志强的意外出现,就像一头闯入既定猎场的猛虎,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惊喜,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数。
直接收网,固然可以抓获农庄内的所有本地嫌犯,但吴志强这条线背后,那张可能覆盖全省,甚至更广的利益网络,就会彻底隐入黑暗,再也无迹可寻。
不行,不能急。他对自己说。这条“大鱼”不是来收网的信号,而是战争升级的号角。
他深吸一口气,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,重新恢复了猎人般的冷静和锐利。
“邓局,”他在电话里沉声说道,“我刚才是有些激动。我收回刚才的建议。现在还不是收网的最佳时机。吴志强的出现,意味着我们的敌人比想象中更庞大,更狡猾。我需要权限,立刻对吴志强和他名下的‘宏业建筑’,展开最高级别的秘密调查!”
电话那头,邓局长沉默了片刻,随即用一种无比信任的语气回答:“好!我给你授权!需要任何部门协作,直接给我打电话。承平,记住,挖得越深,风险越大,一定要注意安全,保护好我们的同志!”
“是!”
得到尚方宝剑后,赵承平立刻召集了专案组的核心骨干,一场围绕着“吴志强”这条新线索的“解剖行动”,立刻展开。
他给这次行动起了个代号,叫“手术刀”,意在精准、深入,直击要害。
“老李,”赵承平的目光转向经侦专家,“你带领的‘账房’小组,立刻分出一半人手,给我把这家‘宏业建筑’的底裤都扒出来!我要知道它从成立第一天起,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,每一个项目的投标过程,每一个关联公司的股东信息!”
“小王,”他接着对技术专家说,“你带人,对吴志强进行全方位的数据追踪。他的通话记录、社交媒体、消费习惯……所有能反映他社会关系和活动规律的电子痕迹,都给我挖出来!我要画出他这几年来的‘人生热历图’!”
任务分配下去,整个专案组就像一台被注入了新燃料的精密战争机器,再次高速运转起来。
“手术刀”行动的第一个切口,就让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工商注册资料显示,“宏业建筑”的注册资本,只有区区五百万人民币。在建筑行业,这几乎就是一个“微不足道”的数字,连承包一个稍大点的学校食堂装修工程的资质都不够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家公司,在过去五年里,却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黑马,频繁出现在全省多个地市的大型基建项目投标名单上。从城市快速路到跨江大桥,从新区管委会大楼到三甲医院的整体迁建,每一个项目,投资额都在数亿乃至数十亿以上。
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它的中标率,高得异常!
老李带领的“账房”小组,在堆积如山的招标文件中,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:每一次,“宏业建筑”的最终报价,都像是经过了神谕般的指点,总能以一个微乎其微、却又恰到好处的优势,精准地击败所有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。
“这不可能!”一名年轻的分析员,指着一份《东州市跨海大桥项目》的评标记录,声音都有些颤抖,“赵队您看,当时国内三家顶尖的建筑集团都参与了竞标,他们的技术方案和报价已经压到了极限。可这个宏业建筑,最终的报价,只比第二名低了不到万分之五!这简直就像是提前看过了所有人的底牌!”
赵承平的脸色,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他知道,这世上没有神谕,只有“内鬼”。吴志强能拿到这些项目,背后必然有一个由各地实权人物组成的庞大“信息联盟”在为他输送情报,为他量身定做招标条件。
与此同时,吴志强奢靡的生活状态,也逐渐被揭开了面纱。
他名下,在省城、三亚、甚至香港,拥有至少五处顶级豪宅。车库里,停放着劳斯莱斯、宾利等数辆千万级别的豪车。更让人震惊的是,调查员发现,他还拥有一艘注册在海外的私人游艇,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数百万。
这些奢华的消费,与“宏业建筑”那本漏洞百出、利润微薄的财务报表,形成了无比讽刺的对比。钱,从哪里来?答案已经昭然若揭。
随着“手术刀”行动的不断深入,一张比之前那张本市关系网更加庞大、更加错综复杂的巨网,开始浮出水面。吴志强的通话记录里,出现了一连串需要极高权限才能查询的加密号码;他的资金流水,通过十几家海外空壳公司和地下钱庄的操作,最终指向了几个与王立仁家属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离岸信托基金。
案件,如同一颗失控的雪球,越滚越大,越来越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