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而你这只只有一只,虽然品相不错,但可能价值在三十多万左右。”
陈睿琦有些失望地听了老方的估价。
“只有三十几万吗?”他有点沮丧。
老方白了他一眼:“你难道以为每件瓷器都能值上几百万吗?”
陈睿琦有点急躁:“但你刚才不是说乾隆朝的御用瓷器最值钱吗?”
老方听他这么一说,不禁笑了出来,然后拍了拍他的额头。
“你在想什么呢?就算要价值几百万,也必须是顶级的精品。”
“而最重要的是,你必须确保数量非常有限,因为稀缺性决定了价格……”
老方的话让陈睿琦有些茅塞顿开。
“你是说,这壮罐的数量很多?”陈睿琦问。
“没错,这东西数量确实太多了……”老方直言不讳,这让陈睿琦感到有点尴尬。
“这个壮罐数量过多的原因是,乾隆喜欢它。”
“所以他让造办处制作,每次都制作几十只。”
“不仅仅在故宫里,甚至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也有大量存放。”
“此外,清朝晚期的嘉庆和道光皇帝也非常喜欢这种壮罐,所以制作了大量的粉彩绛色壮罐,存世精品也相当多。”
“所以这个壮罐太常见了……”老方补充说。
陈睿琦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壮罐并不值钱。
毕竟,如果数量如此庞大,甚至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只,价格自然就不会那么高。
“此外,这个壮罐因为其罐口太粗壮,也没有明确的用途。”
“这也是导致价格不高的主要原因。”老方进一步解释,陈睿琦看着壮罐的罐口,似乎有些明白了。
老方的解释让陈睿琦豁然开朗。
原来在古董界也有这种常见的伎俩!
虽然他对古董瓷器了解有限,但他知道一旦实用性成为瓷器的特点,那价格就不会太高。除非涉及到青铜器等高价值收藏品,否则在国内买卖这类物品都会涉及法律问题。
老方安慰道:“别这么不满足了,毕竟你只花了多少钱入手这个罐子?”
“转手后能赚几千美元,已经非常划算了。”
老方拍了拍陈睿琦的肩膀,陈睿琦也同意这个看法。
这只罐子的罐体只花了15美元,而盖子也仅仅是4500美元,总计4515美元。如果能卖到三十多万软妹币,相当于五万美元,简直是十倍回报!
“你打算把这个罐子卖掉吗?”老方询问。
陈睿琦点头:“是的。”
老方继续问:“你计划上拍吗?”
陈睿琦笑着摇了摇头:“不是,我有一个朋友群,里面有不少古董爱好者,我认为他们会对这个壮罐感兴趣。”
老方有些遗憾地点点头:“哦,这样啊。”
陈睿琦了解老方的担忧,于是说:“我会将所有对这罐子感兴趣的人都拉入一个群,进行网络竞拍。方哥,如果你有朋友对这罐子感兴趣,也可以告诉我,我会把他们拉到群里。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