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小说网 > 同人 >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> 第565章 富家千斤爱上了我这穷书生(16)

第565章 富家千斤爱上了我这穷书生(16)(2 / 2)

牛雅溪的眼睛红了,她用力点头:“好啊,每年都来。我们还要把‘李梅基金’的事告诉更多人,帮助更多像李梅老师当年帮助过的学生。”

我也点点头,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:或许,这就是对李梅老师最好的纪念——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悲伤里,而是带着她的精神,继续往前走,把善意和正义传递下去。

就在我们把土拍实,准备离开的时候,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。我们回头一看,只见张老板的儿子站在不远处,手里捏着一个牛皮本。他比我们矮半个头,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校服,袖口磨得有些起球,眼神里带着怯生生的歉意,像是做错了什么事一样。

我们仨对视一眼,都有些惊讶。张老板是之前负责管理教育基金的人,也是我们找到的关键证人之一。上周我们去找他的时候,他还态度强硬,说什么都不肯承认自己当年的过错,甚至还想把我们赶出门。没想到今天他居然让自己的儿子来找我们。

“我……我爸让我来道歉。”张老板的儿子声音很小,头也低着,不敢看我们的眼睛。他慢慢走上前,把手里的牛皮本递了过来,“这是他的日记,说里面记了当年的事,还有那笔基金的去向,让我交给你们。”

我接过日记,能感觉到封面的皮质已经有些老化,边缘也磨损得很严重。打开本子,里面的纸页已经发脆,字迹潦草却很用力,能看出写的时候心情很复杂。我快速翻了几页,里面记满了张老板这些年的心理活动——有对当年过错的愧疚,有对李梅老师的歉意,还有这些年睡不着觉的煎熬。

翻到最后一页,是昨天写的,字迹比前面的更潦草,却透着一种释然:“原来这些年睡不着觉,不是因为老了,是因为欠着债。该还了。”

“你爸呢?”林薇的声音软了些,之前对张老板的不满,在看到这篇日记后,也消散了不少。

“在派出所门口等着呢,”张老板的儿子抬起头,眼里带着点不确定,“他说要亲自跟警察说清楚,把当年的事都交代明白。”他攥着衣角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,“我妈让我跟你们说,‘李梅基金’的第二笔捐款,她已经打过去了,以后每年都打,直到……直到能还清为止。”

牛雅溪突然笑了,她走上前,轻轻拍了拍张老板儿子的肩膀:“走,跟我们一起参加晨会吧。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重要的是现在能站出来。”

张老板的儿子愣了愣,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又露出了感激的笑容。他点了点头,脚步迟疑地跟着我们,晨光把我们四个的影子拉得很长,在铺满落叶的草地上交叠成一片,像是一幅温暖的画。

三:

我们回到操场的时候,晨会还没结束。老院长正站在主席台上,拿着麦克风宣布“李梅基金”成立的消息。“……李梅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骄傲,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教育的初心,什么是为人师表的责任。今天,‘李梅基金’正式成立,旨在帮助那些家庭困难却品学兼优的学生,让李梅老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。”

老院长的话音刚落,操场上再次响起潮水般的掌声。我看了一眼手里的日记,心里明白,这本日记将会成为警方彻查教育基金案的关键证据。后来我才知道,正是因为张老板主动交代,牵扯出了不少当年的旧人,他们也都纷纷主动到派出所交代问题,多年前的教育基金案终于得以真相大白。

晨会结束后,同学们都围了过来,向我们祝贺,还有不少人询问“李梅基金”的情况,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。牛雅溪耐心地给大家解释着基金的用途,林薇则拿着手机,记录下这热闹的场面,脸上满是笑容。张老板的儿子站在一旁,看着眼前的景象,眼神里也渐渐有了光彩,不再像之前那样怯生生的。

“没想到我们居然成了‘名人’。”我笑着对牛雅溪和林薇说。林薇挑了挑眉,得意地说:“那当然,我们可是‘诚信之星’,以后要更加努力,不能辜负这个称号。”牛雅溪点点头,补充道:“还要把‘李梅基金’办好,帮助更多的人。”

放学的时候,校门口格外热闹。卖糖葫芦的奶奶依旧守在老地方,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,手里拿着一根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,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。看到我们走过来,奶奶连忙朝我们招手:“孩子们,快过来!今天的糖葫芦我特意多裹了糖壳,甜得很!”

我们走过去,奶奶熟练地从草靶子上取下三串糖葫芦,递到我们手里。“这串是给你们的奖励,”奶奶笑着说,“我听说你们帮学校解决了大问题,还成立了基金,真是好样的!”

我接过糖葫芦,咬了一口,酥脆的糖壳在嘴里化开,甜丝丝的味道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。糖渣掉在我的蓝格子衬衫上,像是落了星星,格外显眼。牛雅溪也咬了一口,眼睛弯成了月牙:“真甜!比以前的都甜!”林薇一边吃一边点头,嘴里含糊不清地说:“奶奶的手艺越来越好了!”

就在我们吃得正开心的时候,牛雅溪突然指着天边,兴奋地喊:“快看!”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晚霞正铺在云层上,红得像一团火,边缘却镶着金边,形状像极了李梅老师信里画的梅花。那晚霞格外绚烂,把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红色,像是在为今天的好事庆祝。

林薇立刻掏出手机,对着晚霞拍照,嘴里还哼着新编的调子:“槐树下埋着秘密,风里藏着歉意,我们踩着晚霞走啊,把故事串成糖衣……”她的声音很好听,调子也很轻快,和着晚霞的美景,让人心里充满了温暖。

我看着眼前的晚霞,又想起了王伯之前跟我们说的话。王伯说,李梅老师当年离开学校后,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在村里当起了小学老师。她教过的学生里,有好几个都考上了大学,走出了大山。或许,那些孩子此刻也在某个地方看着晚霞,心里装着一个关于勇气和公道的故事——就像我们此刻一样。

“对了,”林薇突然放下手机,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们,“下周学校不是要组织秋游吗?我查了,郊外的枫叶红透了,还有温泉呢!我们一起去吧?”

“好啊!”牛雅溪立刻响应,兴奋地说,“我去准备三明治,要夹煎蛋和火腿的,还要带点水果,到时候我们可以在枫叶林里野餐!”

我也点点头,笑着说:“我可以带个相机,把我们看到的美景都拍下来,以后翻看的时候也能想起这次秋游。”

正说着,公交车来了。我们挤在后门的位置,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糖葫芦,糖衣粘在指尖,甜丝丝的。车窗外,晚霞漫过教学楼的尖顶,把“诚信之星”的奖状影子投在墙上,像枚闪闪发光的勋章。

公交车缓缓开动,朝着家的方向驶去。我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,心里突然很感慨。从一开始发现李梅老师的秘密,到后来鼓起勇气寻找证据,再到今天得到表彰、成立基金,这一路走来,有过迷茫,有过害怕,也有过犹豫,但更多的是坚持和温暖。

我知道,故事还没结束。就像这公交车会驶向更远的站台,我们的脚步也会走向更宽的天地。但只要槐树下的木盒还在,只要“李梅基金”的名字还在,只要我们仨还能一起咬着糖葫芦看晚霞,那些关于勇气、正义和善意的故事,就会一直续下去,在时光里酿成更甜的糖。

下一站的站牌亮了,映着我们三个并排的影子,年轻,明亮,带着对明天的无限期待。晚风从车窗吹进来,带着糖葫芦的甜味和晚霞的暖意,我仿佛看到,李梅老师正站在不远处的槐树下,朝着我们微笑,眼里的光,和当年信上的梅花一样,明亮而温暖。

最新小说: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,你让我破案?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: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:谁懂啊,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: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:虚拟男友的我,在线除魔 水浒: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:随手就能领悟技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