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的善良并不张扬,却深深打动着周围的人。他从不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负担,反而觉得这是生活的馈赠。七七看着父亲为庙上画像、为姑娘们画绣样,内心满是敬佩。父亲用行动教会了她:善良是一种选择,而选择善良,就是选择温暖这个世界。
母亲总是笑着说父亲傻,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,却又藏不住对父亲的疼爱。父亲并不是真的傻,但他总是把“傻事”做得毫无保留。他给庙上画像不收费,别人请他画佛像,他一画就是好几天,累得腰酸背痛,却从不抱怨。母亲心疼地说:“这么累,还白干,真是傻。”父亲却只笑笑,轻声回应:“庙里的人信我,我也信自己。”
还有那些村里的姑娘,总拿着花布来找父亲画绣样,父亲从不拒绝,总是认真地画上一整天,纤细的针脚、精美的图案,全都栩栩如生。母亲看着父亲的背影,忍不住摇头:“你这是在干傻事,不收钱还好,累坏了身子又没人管。”父亲却总是一脸认真,说道:“她们绣的花,要是不好看,她们心里该多失望。”
母亲嘴上说父亲傻,可她心里却清楚得很,父亲的“傻”是善良,是无私,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别人的真心。她也明白,正是这种“傻”,让父亲赢得了全村人的尊重和信任。每当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,母亲总是心疼地帮他捶捶背,嗔怪着说:“你也太傻了!”但那话里,分明藏着满满的温暖和骄傲。
父亲的“傻”是母亲眼里最深的爱。她知道,父亲的善良是他骨子里的东西,哪怕全世界都说他“傻”,他也不会改变。而母亲,就在这“傻”背后,默默守护着父亲的温柔,也守护着这个充满爱的家。
父亲放着队长不当,钱不挣,也要搞艺术画画。他觉得当队长虽有权力和经济回报,但琐碎繁忙,难以满足内心对艺术的热爱。画画对他而言,不仅是抒发情感的方式,更是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价值的途径。尽管母亲和村里人一开始不理解,甚至认为他“傻”,但父亲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。随着时间推移,父亲的画作逐渐得到认可,他也从中找到了真正的价值和满足感。七七虽年幼,却在父亲的坚持中慢慢懂得了追求梦想的意义。
父亲是全村人心里的“主心骨”,大家都拥护他,因为他不仅心地善良,还总能为大家谋出路。早些年,村里日子过得紧巴,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,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。父亲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深知“单打独斗难致富,抱团发展才是出路”。
父亲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多年积累的经验,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,让荒地变“宝地”。他带头引进优质品种,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,从播种到收获,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。他还四处奔走,为村里的农产品找销路,让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土特产走进城市人的餐桌。
在他的带领下,村子渐渐热闹起来。收获的季节,田间地头一片繁忙,大家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;村里的小道上,运输农产品的车辆来来往往,那是村民们通向富裕的“幸福路”。父亲从未想过独占功劳,他总说:“一个人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真的富。”
父亲的付出,全村人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乡亲们逢人便夸父亲是村里的“福星”,在他带动下,日子越过越红火,孩子们能去更好的学校读书,老人们也能安享晚年。父亲却依旧低调谦逊,他说:“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,能看到大家生活变好,就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
如今,村里早已旧貌换新颜,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,村道宽敞整洁,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父亲成了大家口中的“致富领头人”,全村人都拥戴他,这份拥护是对父亲最好的回馈,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