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黄擦扳手的动作顿了顿,抬头时睫毛上还沾着没化净的雪粒子。
青阳区老旧家属院的路灯还没熄,光晕里那辆电动公务车像块方方正正的银砖,碾过昨夜积的薄冰,\"吱呀\"停在修车摊前。
车门开的瞬间,他先闻见股淡淡的雪松香水味——和社区王主任用的不一样,更冷,像高山上的雪。
穿定制西装的女人跨下车,高跟鞋尖刚沾到地就缩了缩,眉峰皱成两道细弦:\"这路...怎么不修?\"老黄乐了,把扳手往油腻腻的围裙上蹭了蹭:\"姑娘,这路修了二十年,去年刚铺的沥青。
您脚底下那块洼,是前天送菜三轮压的——您要嫌脏,我这儿有草垫子。\"他弯腰去翻工具箱,再抬头时,女人正盯着他摊开的轮胎补丁发呆,睫毛上凝着霜,活像只被冻傻的雀儿。
\"海归专家也来修车?\"老黄咧开嘴,露出颗缺了角的门牙。
女人指尖的平板\"咔嗒\"磕在车框上,抬头时眼底还带着被冒犯的愣:\"我是省大数据中心的...何小秋。\"话音未落,巷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。
林昭裹着件藏青呢子大衣,领口沾着雪,走过来时肩头抖落小片白。
他拍了拍老黄后背,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围裙渗进去:\"他不修车,修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路。\"转身对何小秋时,眉梢微挑,\"23栋7户独居老人,3个留守儿童,1位失能退役军人——从今天起,你是他们的'数字网格员'。\"
何小秋的喉结动了动,刚要开口,林昭已经从大衣内袋摸出张便签纸:\"张奶奶每周三、五、日上午九点透析,你得提前半小时到;小宇的课后托管班在巷尾裁缝铺,钥匙在门墩第三块砖下;周叔的轮椅需要防滑垫,我让老黄从修车铺找了旧轮胎皮——这些,省级智慧系统里没有。\"他把便签递过去,指尖扫过何小秋手腕上的智能手表,\"但你有三十天,证明系统能学会。\"
老黄看着何小秋捏着便签纸发怔的模样,突然扯了扯林昭袖子:\"小林,那姑娘手脖子上戴的,比我修的电动车仪表还花哨。\"林昭低头笑,哈出的白气里,何小秋已经踩着积水往23栋走了,西装裤脚沾了泥,倒比刚才鲜活了些。
区政府小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足,秦砚舟的金丝眼镜蒙了层雾。
他摘下眼镜擦拭时,镜片后的目光像手术刀:\"《百日体验计划书》?
林市长这是要让我的团队当社区保姆?\"指尖叩了叩桌上的文件,\"顶尖工程师通下水道,和扶贫表演有什么区别?\"
林昭端着保温杯,杯壁上凝的水珠在文件边缘洇出个圆。
他不紧不慢翻到附件页,推过去:\"我申请了省里'智慧城市样板工程'专项资金。\"秦砚舟的手指顿在半空——附件里赫然盖着省财政厅的红章。\"只要贵团队能用省级系统,三十天内解决这十个小区的真实问题清单。\"林昭的指尖划过纸上罗列的条目:\"六楼老人透析接送、屋顶漏水应急响应、儿童课后托管缺口——资金立马到账。\"
秦砚舟的后槽牙咬得咯咯响:\"你设局。\"
\"我设的是考场。\"林昭放下杯子,杯底磕在木桌上的轻响里,他看见秦砚舟耳尖泛起薄红——和五年前那个在拆迁现场拍桌子的年轻科长一模一样,总把\"效率\"两个字刻在眉骨上。
三桥街道档案室的霉味钻进鼻腔时,林昭打了个喷嚏。
沈清欢抱着档案盒从旧木架后转出来,发梢沾着灰,眼尾却弯着:\"找着了。\"她把一叠泛黄的会议记录放在桌上,纸页边缘卷着毛边,\"五年前的拆迁协调会原始笔录,还有居民手写的诉求卡——张阿姨写她儿子要转学,李叔说他种了二十年的葡萄树要挪,都在这儿。\"
林昭翻开第一页,墨迹已经褪成浅灰,却能看见当时的记录员在\"补偿款\"三个字旁画了三个感叹号。
他摸出手机扫描,系统提示音像片羽毛扫过耳膜:\"检测到高情感密度历史数据......'历史补偿'模块启动。\"
虚拟沙盘在桌面投影展开时,沈清欢倒抽了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