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小说网 > 网游 > 替兄从军成战神,归来问我要战功 > 第237章 怎么,你们已经急不可耐了吗?

第237章 怎么,你们已经急不可耐了吗?(1 / 2)

拿下范明远与周安邦,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入冷水,宁苏省官场彻底炸开了锅。

与之前林赵倒台时不同,此次涉及的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漕市二司,牵连更广震动直达天听。

陆丞并未趁势扩大打击,反而出人意料地沉寂下来。

他一边将审讯范、周二人的细节、证供不断整理成文,通过不同渠道上奏,一边却并未立刻抓捕其他被供出的官员,只是将相关案卷密存。

巡抚衙门的日常政务,也交由几位相对中立的官员暂理。

这种引而不发的姿态,让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愈发惶惶不可终日,不知铡刀何时会落下。

有人开始暗中变卖家产准备后路;也有人四处活动试图寻找新的靠山。

更有甚者,竟想方设法,将弹劾陆丞滥用职权、罗织罪名搅乱江南的奏章,雪片般送往京城。

江州城的气氛,压抑得令人窒息。

这日,陆丞正在翻阅各地上报的秋粮入库情况,沈师爷引着一位客人走了进来。

来人约莫四十岁年纪,穿着一身半旧的道袍却气度不凡。

“东翁,这位是顾炎武顾先生,听闻东翁在江南励精图治,特来拜访。”

沈师爷介绍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。

陆丞闻言,立刻放下手中文书起身相迎:“原来是亭林先生!

久仰大名,今日得见真是荣幸啊。”

他深知顾炎武是当世大儒,学问渊博,尤重经世致用,且风骨嶙峋,不慕荣利。

顾炎武拱手还礼,淡然一笑:“陆抚台客气了。,鄙人一介布衣,游历至此。

听闻抚台大人不畏强御锐意革新,心有所感,故冒昧来访,还望勿怪。”

“先生哪里话,快请坐。”陆丞请顾炎武上座,亲自斟茶。

二人寒暄几句后,顾炎武便直入主题:“鄙人一路行来,见江南市井渐复繁荣,百姓谈及抚台新政,多有称许者。

不过官场之中,似乎暗流涌动非议不少。

不知抚台对此,有何看法?”

陆丞知顾炎武此问意在试探其心志,便坦诚相告:“不敢瞒先生,陆某所为不过尽人臣之本分,革除积弊安抚民生。

然积弊既深,触动利益盘根错节,非议与阻力自是在所难免。

甚至已有杀身之祸及于左右。”

他笑着提及了淮安府库遇袭之事。

顾炎武听罢,神色凝重沉吟片刻道:“抚台可知为何历代改革,成功者少失败者多?”

“请先生指教。”

“其一在于欲速则不达。

积弊如山非一日可铲平,用力过猛,则容易引发反弹乃至天下汹汹。

其二在于孤军深入。

革新之事,若无朝中奥援、地方贤绅响应,仅凭一己之力纵有雷霆手段,亦难持久。

其三,在于是否真正明了天下之重。

改革非为个人功业,亦非仅为一地一时之利,乃为天下生民计,为江山社稷谋。

若初衷稍有偏离便易迷失方向,或为阻力所摧垮或为权势所腐蚀。”

陆丞肃然起敬,起身长揖:“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,陆某受教。

不过依先生之见,陆某当下该如何行事?”

顾炎武扶起陆丞:“抚台不必多礼。鄙人观抚台言行,知其志在苍生,此心可嘉。

当下之势犹如弈棋已至中盘。

对方反扑激烈说明抚台已击中要害。

此时,当以稳字为先。

对外,暂缓攻势,示之以弱,麻痹对手。

对内则需加紧整肃心腹,巩固已得成果尤其是漕运、市舶,需尽快委派可靠之人接手,恢复正常运转,让朝廷看到实效,让百姓得到实惠。

此乃深挖洞广积粮之策。

待根基稳固,时机成熟再图后续。

切不可因一时之愤,而乱了大局。”

陆丞细细品味,深以为然。顾炎武的策略,正与他近日所思不谋而合。

急于求成,反而会授人以柄。

“先生金玉良言,陆某铭记于心。”

陆丞诚恳道,“只是朝中非议日盛,恐皇上耳根不清……”

顾炎武微微一笑:“皇上圣明自有决断。

抚台只需将江南治理得井井有条,赋税充盈,百姓安乐便是最好的辩白。

至于流言蜚语,久而自清,况且,”

他压低了声音,“朝中亦非铁板一块,自有清流正直之士会为抚台仗义执言。”

一席话,让陆丞多日来的焦虑舒缓了不少。

他与顾炎武又畅谈了许久,从漕运改制谈到田亩清丈,从学风士习谈到边防海疆,获益匪浅。

送走顾炎武后陆丞精神大振。

他采纳其建议,一方面对范、周案牵连的其他官员,暂不深究,只是暗中监控。

另一方面,他迅速从下属官员中提拔了几位素有清名、能力尚可者,暂代漕运总督和市舶司提举之职。

并亲自指导他们制定新章程,力求尽快恢复两司正常秩序,确保漕粮北运和海关税收。

最新小说: 魂破九天秦朗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[综穿] 称霸从边疆小卒开始 新后 让你娶公主,你怎么想株连九族?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:只手挽天倾,我护大隋永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