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幕下,九州各地。
无数的年轻士子,看着天幕的画面心潮澎湃,尤其是无数寒门士子。
他们,或许一开始对于秦存在怨言,但天幕所示‘任人唯贤,不问出身’这点,就足以让人吹爆大秦。
昭武帝,征服的不仅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人心,还有现实六国的人心。
“……”
角落中,赢辰不由得擦汗。
这天幕把自己未来的事情都曝光了,那么自己要懒散下去,完全不可能啊。
治国理政这方面,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“诶。”
叹了口气,赢辰的心中惆怅,面对压力还能怎么办,只能上了。
而天幕画面,并没有在此刻消散。
“一场殿试,笼络了帝国的人心,而华夏‘一统’带来的认同,亦是需要一场庄重的仪式来宣告。”
“这便是封禅泰山之议——”
随着话落,天幕的画面切换,来到了昭武十年,一场隆重的大朝会上。
帝国逐步兴盛,而大秦帝国的威严与功业,也要有一场盛大的典礼,向着天地和万民宣告。
于是,朝会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室元老,颤颤巍巍的从队列中走出来。
他手持着象牙笏板,面对着御座上的昭武帝,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,接着声音洪亮的奏请道:
“启奏陛下,如今四海皆平,宇内归一,陛下之功,已超三皇,德盖五帝!”
“臣与宗正府诸臣工议,恳请陛下效仿上古圣君与先帝之伟业,择吉日,东巡泰山,举行封禅大典,以告慰天地,昭示我大秦再度一统之伟业,以安万民之心。”
这个提议一出,立马就迎来了大部分朝堂上的赞同。
在他们看来始皇帝都这样做了,那么昭武帝仿照是皇帝之举,祭祀泰山也未尝不可。
“臣附议!陛下当封禅,以正天命!”
“封禅大典,可扬我国威,震慑四夷!”
附和之声,此起彼伏。
他们没有注意到,御座上的昭武帝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,但他面容平静,看不出丝毫的喜怒。
只是静静听着,看着朝中的臣子们,打算整出点什么幺蛾子。
现实中。
嬴政不可置否的点头,如果是他的话,绝对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。
毕竟,任何帝王都拒绝不了此等诱惑,能够向天地神灵证明自己伟大的诱惑。
只是很快的,嬴政就发现了一道出乎意料的身影,从朝班末席,毅然决然地走了出来。
这就是曾经在‘大考’上大放异彩的状元韩玦,仅仅四年的时间,韩玦就做到了立足于朝堂之上。
成为了一名谏官,有资格批评君王过错。
“此子要干什么?”
冯去疾惊了,仿佛预料到了什么,“他该不会是要……”
王绾和冯去疾病对视了一眼,眼中亦是露出了同样的惊愕。
“臣,韩玦,反对此时举行封禅大典!”
韩玦对着御座深深一拜,犹如平地惊雷,让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。
“嗡—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