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小说网 > 网游 > 大唐化工 > 第73章 晨露与算筹

第73章 晨露与算筹(1 / 2)

贞观十一年二月初二,寅时三刻,蓝田县侯封地。

晨雾如纱,笼罩着新落成的蓝田学堂。程岩独自站在水泥浇筑的廊檐下,指尖轻触廊柱上“贞观十一年春“的刻痕。露水顺着字迹蜿蜒而下,在他虎口的旧疤处汇聚成珠。这道疤是三年前疏勒城头留下的,此刻映着晨光,竟与远处终南山的雪顶同样皎洁。

“侯爷又一夜未眠?“

陈大的声音从马厩方向传来。瘸腿老卒如今装了条精巧的水泥假肢,关节处用吐蕃进贡的寒铁加固,行走时发出特有的“咔嗒“声。他手中捧着个陶罐,里面装着刚挤的羊奶。

“算了一夜学生名册。“程岩接过陶罐,奶面浮着的泡沫映出他疲惫的眉眼,“全县适龄孩童二百七十三人,能来的恐怕不过半数。“

陈大用枣木拐杖敲了敲新铺的水泥地面:“那些佃户家的崽子,怕是更愿意留在田里拾麦穗。“拐杖头包了层水泥,上面密密麻麻刻着西域地名——高昌、龟兹、疏勒......最下方新添了“蓝田“二字。

晨雾中传来“吱呀“声响。程宁提着灯笼推开学堂大门,十三岁的少女发间银铃叮咚,腰间挂着个水泥烧制的九章算盘。她身后跟着十几个睡眼惺忪的庄户孩子,最小的才五六岁,裤脚还沾着泥巴。

“哥!我把西庄的孩子都带来了!“程宁扬起手中名册,纸页间夹着几根麦秸,“王婶说等夏收完,还能再送十个来。“

程岩蹲下身,平视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壮实男孩。孩子约莫八九岁年纪,粗布短打上满是补丁,但一双眼睛亮得出奇,像极了田埂上初生的小牛犊。

“叫什么名字?“

“俺、俺叫小牛......“孩子紧张地搓着衣角,露出腰间别着的木制小铲——正是程岩当年教流民孩童认字时发明的沙盘笔。铲柄上歪歪扭扭刻着“王“字,想来是父亲教的。

“从今日起,你叫王守拙。“程岩解下自己的玉佩,挂在孩子脖颈上,“取'大巧若拙'之意。“

小牛——现在该叫王守拙了——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泥捏的小牛,小心翼翼地放在程岩掌心:“俺爹说...说侯爷是好人,让俺把这个给您...“

泥牛粗糙却生动,牛角上还粘着几粒麦壳。程岩翻过来看,发现牛腹下刻着“谢恩“二字,笔画歪斜却认真。

陈大突然咳嗽起来。众人回头,看见晨雾中浮现出一道素色身影。长广公主李明月踏露而来,未着宫装,只穿了件葛布襦裙,发间木钗竟是新折的柳枝。最令人惊讶的是她腰间挂着的物件——一个水泥烧制的药碾,里面还残留着未捣完的草药。

“殿下?!“程岩慌忙行礼。

“本宫微服而来,不必拘礼。“李明月虚扶一把,目光落在那群孩童身上,“谁是张里正家的孩子?“

一个瘦高少年怯生生举手。公主从袖中取出个布包,展开是块暗红色水泥砖:“三年前你父亲曾经参加修昌城墙,这块砖上有他的掌印。“

砖面“贞观八年冬“的字迹旁,赫然是个粗糙的手印,指缝里还嵌着终南山的石英砂。

小牛突然挤到前面,踮起脚想看个仔细。李明月注意到他脖颈上挂着的玉佩,又看看他手中的泥牛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

“你父亲是泥瓦匠?“她轻声问。

小牛摇头:“俺爹是种地的...但俺大伯会砌灶台!“他骄傲地挺起胸膛,“去年冬雪,全村就俺大伯砌的灶没塌!“

晨光穿透榆树叶隙,在蓝田学堂新铺的水泥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。院墙外已围满闻讯而来的百姓,有扛着锄头的农夫,挎着竹篮的妇人,还有几个半大孩子挤在人群最前头,踮着脚往学堂里张望。

程岩正弯腰检查照壁的凝固情况,指尖抚过掺了稻草灰的水泥表面——粗糙,但意外地适合书写。几个顽童已经用树枝在未干的墙面上歪歪扭扭地刻下“田““水““木“等字,稚嫩的笔画深浅不一,却透着股鲜活气。

他刚要开口提醒孩子们小心,却见一道素色身影已先一步蹲下身。

“这样握笔。“李明月执起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孩的手,带着她在墙面上写下“水泥“二字。女孩的手掌粗糙,指甲缝里还沾着泥土,可写出的字却横平竖直,比那些世家子弟临的帖子还要工整。

“殿下,这......“程岩怔住。

“侯爷看这配方。“李明月指尖轻点墙面,晨光映得她指甲泛着珍珠般的光泽,“掺了稻草灰的水泥,质地松软,最适合孩童习字。若写错了,抹平重来便是。“

程岩这才注意到,照壁用的并非官窑精料,而是农家土窑烧制的粗水泥。表面布满细密气孔,反而让字迹更容易附着。他忽然想起疏勒城战时,士兵们用箭头在未干的城墙上刻家书——粗粝的墙面,反倒比光滑的纸张更能留住思念。

“贱民也配学营造术?“

一声尖锐的讥嘲刺破晨间的宁静。人群被粗暴地分开,一个身着湖蓝锦袍的少年带着两名家仆闯入院中。他约莫十二三岁年纪,腰间玉佩叮咚,手中折扇轻摇,下颌抬得极高,仿佛多看周遭的农户一眼都会污了眼睛。

“我父亲乃将作监少监,这水泥配方连国子监的生徒都无缘得见,你们这些泥腿子倒敢来偷师?“

四下骤然寂静。农户们低下头,默默退开几步。方才写字的小姑娘慌忙用袖子擦去墙上的字迹,却被李明月轻轻按住手腕。

“啪!“

一坨湿水泥突然糊在锦衣少年的衣襟上。众人愕然抬头,只见程宁蹲在学堂门口的枣树上,手中竹制弹弓还在微微颤动。

“我哥说了,学堂里只论学识,不分贵贱!“少女声音清亮,发间银铃随着她晃腿的动作叮当作响。

锦衣少年脸色铁青,刚要发作,却见李明月缓缓起身。她今日未着宫装,发间也只簪了支木钗,可通身气度却让那少年瞬间白了脸。公主解下腰间药碾置于案上,碾底“长广“二字在晨光中清晰可见——这是御赐之物,曾碾药治过太上皇的头风。

“回去告诉你父亲。“她声音不疾不徐,却让那少年膝盖发软,“本宫三日后要查蓝田官窑的账目。“

人群再度骚动起来。一个跛脚老汉拉着孙子挤出人堆,粗糙的手掌捧着个豁口的陶碗,碗中盛着可疑的灰色浆液。

“侯爷,按、按告示上的方子试的......“老汉紧张得结巴,“您瞅瞅这......能砌猪圈不?“

程岩沾了点浆液在指间捻开,笑了:“掺了石灰?“

“是灶底的柴灰!“老汉激动道,“俺家那猪圈老让黄鼠狼掏洞,用这个糊上,保准结实!“

李明月忽然接过陶碗,从药碾中倒出些绿色粉末掺进去。浆液立刻变成淡青色,散发出淡淡的艾草香。

“驱虫。“她将碗递还,“这方子记在《新修本草》第三卷。“

最新小说: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:忽悠朱标造反,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,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: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:从教太子逆袭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