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汉千恩万谢地拉着孙子跪下,却被程岩一把扶住。那孩子约莫七八岁,正眼巴巴望着案上的水泥模型,脏兮兮的小手不自觉地模仿着砌墙的动作。
五十双沾着泥土的小脚整齐盘坐在水泥蒲团上。程宁手持竹鞭,轻点着悬挂在正墙上的《营造法式》图谱。阳光透过麻纸,将斗拱的阴影投在孩子们仰起的脸庞上。
“看这里——“程宁的银铃随着她踮脚的动作清脆作响,“横五纵七,这叫'梅花眼'排法。“
小牛——现在该叫王守拙了——突然举起粗糙的小手:“俺大伯说,砌墙要像编筐,经纬交错才结实!“
满堂哄笑中,程岩托着一方水泥模型走上讲台。模型不过尺余见方,却将长安城墙的转角结构复刻得分毫不差,连女墙的射孔都细如针尖。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,前排的几个甚至不自觉地伸出双手,仿佛要接住这微缩的城池。
“今日学'规'与'矩'。“程岩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。他手指抚过模型雉堞,沾了满指荧光矿粉,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。
李明月突然起身,素手握住模型两端。在孩子们倒吸凉气的声音里,她将城墙模型一分为二,露出内部交错的钢筋骨架。断裂处可见七根铁条呈北斗状排列,接口处缠着浸过桐油的麻绳。
“看得懂么?“她将半块模型递给王守拙。
黝黑的小手颤抖着接过,指甲缝里的泥垢与钢筋上的锈迹几乎同色。孩子突然指着交接处:“这里...这里该有麻绳缠着!俺爹说这样才不怕地动!“
程岩与李明月相视一笑。这正是修筑疏勒城墙时的秘法,从未载入任何典籍——用浸油麻绳缠裹铁筋,既防锈蚀又能缓冲震动。
“都来按手印!“程宁抱来块未干的水泥板,板面掺了赤铁矿粉,呈现出暗红色。孩子们争先恐后涌上前,在监工老卒陈大的喝令下排成长队。
王守拙把掌心在衣襟上擦了又擦,才小心翼翼地按下去。水泥浆从指缝溢出,凉丝丝地渗入掌纹。他忽然想起去年冬日,自己也是这样把冻僵的手按进刚和好的黄泥里,帮大伯修补倒塌的猪圈墙。
“别动。“李明月手持琉璃瓶走来。瓶中雪山白泥调成的浆液倾倒而下,顺着掌印凹槽缓缓流淌。阳光透过琉璃,在白泥上折射出七彩光晕,将孩子粗糙的掌纹映得纤毫毕现。
“学成之日,凭这个领匠籍。“程岩用铁签在每道掌印旁刻下姓名。刻到“王守拙“时,铁签突然被什么硬物硌住——孩子掌心有粒顽固的老茧,是常年挥锄磨出的印记。
院外突然传来马蹄踏碎水洼的声音。御史中丞崔仁师带着诏书立在门前,玄色官袍下摆溅满泥点。他身后侍卫抬着十口樟木箱,箱角包着铜皮,在夕照中泛着血色的光。
“陛下口谕——“
诏板竟是块三尺长的水泥板,边缘还粘着未干的麻纤维。崔仁师拇指按住板上凹刻的“贞观“二字,朱砂印泥渗入纹路,宛如新鲜的伤口:
“赐蓝田学堂《营造法式》十部。钦此。“
程岩接诏时,发现背面用指甲刻着行小字:“太子怒,毁其半,速抄副。“墨迹尚新,想来是崔仁师途中偷偷刻下的。
“崔卿。“李明月忽然指向后院,“且看这个。“
暮色渐浓的院落中央,矗立着一座人高的水泥碑。碑面用荧光矿粉绘着星图,北斗七星的方位精确对应长安七座官窑。更奇妙的是碑阴——五十个新鲜的手印呈螺旋状排列,最上方是程岩与李明月并排的掌纹。她的指节修长,他的虎口带疤,两道掌纹间夹着粒终南山石英砂,在暮色中微微发亮。
“孩子们的手印会随岁月模糊。“程岩抚过那些尚带奶香的掌印,“但这些星光...“他擦亮火石,矿粉绘就的星图骤然亮起,将整个院落照得幽蓝,“夜里也能看清。“
崔仁师突然跪下,官帽触地:“殿下,这星图...“
“是陛下授意的。“李明月指尖划过天枢星的位置,“三日前紫微垣异动,太史局说主文昌星明。“
程岩独坐在门槛,指尖摩挲着那块沾满孩童掌印的水泥板。板面尚带余温,五十个手印中,有个特别小的凹痕里嵌着粒麦壳——是王守拙那孩子掌心的老茧蹭落的。
“侯爷。“
熟悉的声音让他指尖一顿。李明月不知何时已立在廊柱旁,暮色为她素白的襦裙镀上金边。她发间金步摇垂下的珍珠,正随着呼吸微微颤动,在颈侧投下细碎的阴影。
“殿下还未回宫?“
“在等这个。“她从袖中取出卷黄麻纸。纸张展开时发出脆响,露出李世民凌厉的笔迹:“'水泥可筑城,学堂可筑心。朕要这江山,比长城更坚固。'“
远处传来驼铃的脆响。波斯商人阿罗憾领着十余名胡商子弟站在暮色里,孩子们怀中抱着镶宝石的《水泥图谱》,羊皮封面在夕照中泛着蜜色光泽。
“侯爷,这些孩子......“
“进来吧。“程岩起身相迎。
初升的月光透过水泥镂空的窗格,在堂内投下蜂窝状的光斑。李明月静立廊下,望着堂内奇特的景象——胡商子弟的卷发与农家孩子的麻花辫几乎相触,共同俯首研究同一个沙盘模型。阿罗憾的儿子正用生硬的唐话解释:“我父亲说...通风道要像骆驼鼻孔...上窄下宽...“
程宁带着几个大孩子挂起特制灯笼。灯罩用掺了云母粉的浆料浇铸,每个罩面都阴刻着学生的姓名。当烛火点亮时,“王守拙“三个字的投影正好落在那堵写满稚嫩笔迹的照壁上。
“殿下该回宫了。“崔仁师捧着宫灯走近。
李明月却走向院中央的水泥碑。荧光星图此刻亮如银河,她忽然从怀中取出个锦囊,倒出十二粒雪山白泥烧制的棋子。每粒棋子底部都嵌着磁石,轻轻一放便牢牢吸附在碑面。
“这是......“
“疏勒城防的布阵图。“她的指尖推着棋子在星图间移动,“当年若有人懂这个,阿吉不会死。“
程岩凝视着最亮的那颗天枢星——棋子落处,正是王守拙刻的歪扭牛头。夜风吹动他腰间的水泥虎符,“天策“二字里的金砂簌簌作响。
第一声鸡鸣撕破夜幕时,学堂大门就被拍得咚咚响。程岩拉开门闩,晨露的湿气扑面而来。王守拙抱着个粗糙的水泥模型站在阶下,眼睑挂着霜花,怀里却护着个热气腾腾的布包。
“侯爷!俺爹让送的!“
模型形似简陋的谷仓,仓顶密布着排水凹槽。程岩翻转查看,发现底部刻着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“,字缝里还粘着麦麸。更令人惊讶的是内壁——密密麻麻的指甲痕组成文字,记录着各色粮食的储藏之法。
“你刻的?“
孩子用力点头,掰开怀中布包,露出三个掺了麸皮的窝头:“俺娘说,念书费脑子...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