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秀珠眼睛一亮:
“那……我那手工染布,是不是也能找服装厂联名?比如用我的布做童装饰边,绣上独门纹样?”
“这想法好!”
石云聪赞许的点头,
“机器染的布千篇一律,你这有手拧得纹路、能定颜色,就是最好的卖点。”
“下次去市场,别光守摊,拿布样直接找设计师,说能提供‘独家纹样。”
“这就是你的推广。”
另一边,赵春磊已俯身铺开黄佩珊的合同草稿,红笔唰唰地圈划:
“佩珊,你看这条。‘技术成果归属’一定要写明白属于谁;‘违约责任’也得列清楚,比如对方供的零件有毛病,该怎么赔。”
他抽出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纸,
“这是我整理的电子行业合同模板,常见坑都标出来了,你照着改,准没错。”
他特别指向某一行:“像停电、台风这种没法子的情况,务必写进合同,免得日后扯皮。上回我们厂就漏了这一条,差点白白赔了五千。”
黄佩珊一边点头一边追问:“那要是电器过了质保期才坏,还算我的责任不?”
“不算,但合同里得写明‘质保范围’。”
赵春磊翻到另一页笔记,
“比如只保零件质量,不保磕碰损坏。这些细节你留心,下次就不会吃亏。”
许曼卿也凑过来,指着宣传单问:
“石大哥,现在深圳打广告除了登报,还有没有别的路子?我哥嫂的海货想找新客源。”
“法子多着呢!”
石云聪掏出别在腰间的BB机,
“可以和晚报合作,搞个‘剪角优惠’;还能找菜市场的摊主代卖,给他们抽成。我在海南试过,销量翻倍不难。”
他笑了笑,又补充:
“下次我去见客户,你一起来,实际看看怎么聊价钱、摸需求,比书本上来得实在。”
不知何时起,四人已围坐成一圈,资料铺了满桌。
石云聪讲市场门道,赵春磊拆解合同陷阱,许曼卿补充财务细节,林秀珠埋头记推广点子。
你一言我一语,互相补充、彼此启发,倒比讲堂上更热闹真切。
下课铃响时,林秀珠的本子上已写满了“联名合作”“定制纹样”;
黄佩珊仔细折好合同模板塞进口袋,说要重写修电器的协议;
许曼卿则和石云聪约好,下周去他公司帮忙理账。
赵春磊看着黄佩珊认真模样,忽然递来一本《电子合同实务》:
“这里头有不少技术合作实例,你拿回去参考。下周有空,我再帮你看看协议。”
走出夜校,秋风裹着凉意,四人心里却都暖融融的。
石云聪笑道:“往后咱们就是互助小队,我带你们跑市场、学管理,你们帮我管账、搞技术——一起在深圳闯出个名堂!”
夜校的荧光灯管嗡嗡作响,将黑板前讲师的身影拉得细长。
“企业模拟经营实践作业。”
讲师敲了敲黑板,粉笔灰簌簌落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