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粮草呢?我哪里来那么多粮食发放给流民!”商青青又愁眉苦脸问道。
“傻丫头。”胡八郎轻点她的鼻尖,“你可以找郡守大人,以官府钦点的流民安置主事身份来办事呀!”
商青青怔怔地看着他。
胡八郎笑道;“咱们拿着官府文书,就能在郡内征集钱粮!那些富户大族,哪个不想在郡守面前留个好名声?你把各家捐的钱粮一一登记在册,请郡守过目,他们就算不情愿,也得乖乖拿出钱来。至于沈家——”
他顿了顿,笑嘻嘻地道,“江东沈家的地确实入了祭祀坟茔的名册,按规矩免赋税,可地租可以收呀!你打着官府的旗号去要,他们不敢不给的!”
这番话像拨开了迷雾,商青青瞬间恍然大悟。
“这主意好!能让那些富户都出力,简直是一举多得!”
她越想越觉得可行,“而且安置好流民,江东也能安稳些。要是流民作乱,不管是咱们的丝织庄,还是其他商户,都得遭殃,这么算下来,他们捐些钱粮也是应该的。”
胡八郎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模样,轻轻捏了捏她下巴,戏谑道:“这么好的主意,你打算怎么谢我?”
商青青脸颊瞬间烧得通红,挣扎着从他怀里站起来,嗔道:“讨厌!”
胡八郎凑上前,在她泛红的耳尖轻轻印下一个吻:“好了不逗你了。我先走了。明天一早我去庄子上找你。”
他抬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,“你早点休息,别再想这些烦心事了。有我在,再大的事也能解决,知道吗?”
商青青望着他,心头的最后一点焦虑也烟消云散,轻轻点了点头:“嗯,你路上小心。”
看着胡八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,她摸着发烫的耳尖,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。
翌日,清晨。
商青青和胡八郎带着辛管事去庄子西边的荒地勘察。
看到这一带的地势,才真正松了口气。
“少夫人您看!”辛管事率先停下脚步,指着前方的山地,“这地不仅平坦,还挨着那条支流,引水方便得很!”
辛管事是这一代土生土长的农户,他都认同,看来确实靠谱。
田管事也道:“这里建棚屋、挖水渠都能省不少功夫,流民安置在这里,还能开荒屯田,以后生计也不愁!”
商青青顺着方向望去,只见荒地东侧蜿蜒着一条支流,岸边的土壤湿润松软,确实是建棚屋的好地方。
她弯腰抓起一把泥土,指尖捻了捻,土粒细腻,不含过多碎石,忍不住笑道:“真是块好地!之前只觉得空着可惜,没想到用来安置流民正合适。”
胡八郎站在一旁,补充道:“等官府批了文书,咱们还能把旁边的山林也划进来。流民们不仅能种桑养蚕,还能去山里采些野果、药材补贴生计,一举两得。”
田管事也连连点头:“没错!有了这片地和水源,再按少夫人的想法分好活计,流民安置的事就成功了大半!”
几人又在荒地里勘察了半个时辰,敲定了棚屋、水渠、开荒屯田的大致位置,才往回走。
回到宅里,商青青连饭都顾不上吃,便在书房铺开宣纸,研墨提笔,将昨日与胡八郎商议的安置方案细细写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