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哥,四哥你快来看!”老五扯住正在捣药的老四,把纸递过去,“你这药渣是不是加了什么特别的东西?怎么会有金屑?会不会太补了,吃坏了人可怎么办?”
老四扶正滑落的水晶眼镜,用药匙舀起一点药渣,放在鼻尖轻嗅,又用银针试探了一下。突然他“啊呀”一声,惊得跳起来:“这金光是我上月试制的‘金鳞粉’!这药粉药性极强,是用来给骨折的士兵接骨、强筋健骨的,因药性太烈,容易上火,我特意封存起来了,怎么会出现在药渣里?”他急忙翻箱倒柜,找出装“金鳞粉”的玉盒,打开一看,盒底竟有个破洞,旁边还散落着几根灰褐色的毛发——正是瑞王府暗探惯用的易容假发用料,质地粗糙,与常人头发不同。
五个娃娃围着药渣面面相觑,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。就在这时,窗外传来瓦片轻响,老二澹台战如狸猫般翻入,手里攥着个油纸包,喘着粗气说:“刚在药铺后院逮到个鬼鬼祟祟的贼!他正往药渣堆里撒东西,被我当场抓住,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!”
油纸包打开,里面是些腥臭的黑粉,老四用银针蘸了一点,银针瞬间变成绿色——正是突厥秘药“狼亢散”的特征!这种药粉能暂时让人精神亢奋,却对身体有害,长期服用会损伤五脏六腑。“原来如此”老大澹台玄用剑尖挑破油纸包,露出底下压着的半张货单。货单上的墨迹遇风渐渐显形,竟是瑞王的笔迹:“掺‘狼亢散’入药渣,造势引东宫关注,诱其大规模售卖,待百姓服药受损,再参东宫‘卖假药害民’,入我彀中!”最让人惊心的是,货单角落盖着太医院的旧印,印纹与老四药箱上的南宫家徽严丝合缝,显然是有人盗用了南宫家的印记。
“好阴险的计谋!”老二气得一拳砸在桌上,震得药瓶都晃了晃,“瑞王这老贼,都倒台了还有余党在作祟!”
翌日清晨,西市人山人海,比往日还要热闹。老五按照商量好的计划,临时搭起高台,当众演示“神药”的检验方法。他把“龙精虎猛散”的粉末撒入清水中,只见粉末迅速溶解,水面泛起七彩涟漪,人群顿时惊呼连连。就在这时,老四突然走上台,手里端着一碗醋,猛地泼进清水碗中——原本澄澈的药液瞬间凝固成胶状,颜色也变成暗绿色,正是“狼亢散”遇酸反应的特征!
“诸位乡亲父老看清了!”老五举起凝固的药液,高声喊道,“真正的东宫秘制药渣,遇水澄澈如泉,无任何沉淀;而掺了假药的,遇醋就会凝固成胶,颜色发绿,这种假药吃了不仅无益,还会损伤身体!”
台下顿时大乱,买过药的百姓纷纷拿出自家的药瓶检验,发现有几瓶果然出现了凝固现象。几个混在人群中、负责暗中售卖假药的药贩子,当场被愤怒的百姓扭送官府。混乱中,一顶青呢小轿匆匆离去,轿帘被风吹起一角,露出半张苍白的脸——竟是瑞王府那位“病逝”多年的太医,当年瑞王炼制毒药,就是由他负责,没想到他一直隐姓埋名,潜藏在京城。
风波过后,太子不仅没有关闭“澹台记药铺”,反而默许了它的存在。老五按照太子的吩咐,将药铺的收益半数用来赈济江北疫区,购买粮食和药材,帮助百姓渡过难关;半数充作军饷,改善边关士兵的生活。而老四在整理药材时,从一袋没开封的药渣袋底,抖出一张泛黄的纸片,上面是娟秀的字迹:“金鳞粉药性过烈,辅以龟甲、甘草熬煮,可缓和药性,兼能滋补”。笔迹与先皇后留下的医案如出一辙,显然是先皇后当年研究“金鳞粉”时写下的备注。
暮春时节,澹台星开始蹒跚学步,总爱溜进药铺,抓着青瓷药瓶玩。有一次,她不小心打翻了一罐药渣,粉末撒在窗前枯萎的海棠花盆里。谁也没在意,可没过几天,那棵原本已经枯槁的海棠,竟奇迹般地发出了新枝,长出嫩绿的芽叶。老四好奇地取样检验,发现药渣里混着少量南宫家秘传的“枯木逢春散”——正是当年先皇后试图救治因瘟疫枯萎的皇家园林树木时,未能成功的配方,不知为何会混入药渣中。
“母后”太子站在海棠花前,望着新生的枝叶喃喃道。微风拂过,花瓣轻轻飘落,落在花盆的泥土里。他弯腰拨开泥土,竟发现土里埋着个锈迹斑斑的铜匣,打开一看,里面是几卷残损的医书,记载着南宫太医局最后的研究成果:“以百草精华,养天地生气,可辟疫、可救枯,万物同源,皆有生机”。
阳光透过窗棂,洒在铜匣和海棠花上,温暖而明亮。太子忽然明白,母亲留下的不仅是医方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。而这间小小的药铺,从一开始的胡闹售卖,到后来揭露阴谋、赈济百姓,竟也渐渐承载起这份守护,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