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读小说网 > 网游 > 为了三千块,大明我疯狂死谏! > 第78章 陈洛三位古代同僚,终于鼓起勇气接着陈洛之言‘死谏’!

第78章 陈洛三位古代同僚,终于鼓起勇气接着陈洛之言‘死谏’!(1 / 2)

而接下来数天,紫禁城的夜,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格外漫长了。

他每每都会在处理完奏疏后,独自站在那张巨大的洪武地图前,依次扫过那些标注着藩王封地的点——辽、宁、燕、谷、代、晋、秦……

这些地方,这些都是他的儿子,是他亲手布置下的棋子所在地,也是他认为能拱卫朱明江山万世的铁壁。

可是啊,他每每都能想起陈洛和其上一个马甲的话,那话未必没有道理。

“强枝必弱干……”

“后世之君……深宫长大的皇帝……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藩王……”

“清君侧……”

“肉烂在锅里啊……是养蛊之策……”

这些词句反复在他脑中盘旋,带着那个年轻给事中混不吝却又异常清晰的脸孔。

朱元璋愤怒,极其愤怒!

一个微末小吏,竟敢如此揣度的谏言,甚至就断言他老朱家的未来!

这已经不是诅咒,这几乎是扒开了他内心深处最不愿直视的可能。

他想起那晚对朱标说的肉烂在锅里的道理,这话竟被陈家人近乎直白地捅到了朝堂上!

是巧合?还是……这陈家人的理念,陈家人为官真能看破天机?

这个天机可不是算出来,是朱元璋都清楚,这只是基于史书和现实的犀利推断,恰好命中了他最隐秘的担忧。

但是!

“不可能!咱的制度完美无缺!”朱元璋猛地一拍地图,脸上的表情复杂到了极致,“标儿仁厚,将来必能善待兄弟,诸王也定能恪守臣节!咱大明绝不会重蹈汉晋覆辙!”

他像是在说服自己,但眼底深处那一丝被强行压下的惊悸,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。

陈洛的话,太毒了,毒就毒在它并非全无道理。

历史是将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,他朱元璋其实比谁都清楚权力能让人变成什么样子。

现在他活着,他的手段,他的能力,必然将一切安排妥当。

可他若是死了呢?

“此子……留不得啊!”

杀意再次在内心涌起!

就这种能看透他朱元璋心思,还敢公然宣扬削藩有弊的人,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。

可旋即,朱标那日求情的话又响在其耳边,这史笔如铁的道理,这若因直言国策而遭极刑……的后果。

那不坐实了他朱元璋心气小,听不得重臣的谏言吗?

还有,最关键的是陈家人那一致的,都副迫不及待求死的样子……

若杀了陈家人,岂不是正中其下怀?

让他们成了以死明志的忠臣,这东西就算修改史书,最终人也会得知,不然野史是怎么来?

这反而更坐实了他谏言的价值!

朱元璋也至此陷入了一种极其烦躁的境地。

杀,不妥!

不杀,如鲠在喉!

更重要的是,陈洛的话像一颗种子,已经种下,尤其是在太子朱标心中……他必须将这苗头彻底掐灭,要让所有人都知道,藩王制度,不容置疑!

……

那天的翌日,奉天殿上,气氛比此前更加凝重。

百官噤若寒蝉,陈家人那石破天惊的“弹劾藩王制度”之言余威尚在,谁都怕触了陛下的逆鳞。

而老朱这几天听完六部汇报后,表情就一直很阴沉,他时常扫过所有人的脸,那股无形的压力,也让所有人都低了头。

他还特意在都察院的队列停留了一瞬,给事中,以及更高官位的御史们都是感觉脊背发凉啊。

而按照惯例,今日这六部禀报政务后,便是御史言官风闻奏事之时。

往常这个时候,总会有几个御史出来弹劾这个、谏言那个,但今日,殿内是一片死寂,落针可闻。

大家都打定了主意,现在当哑巴才最安全。

然而,也就在司礼太监拉长调子,准备宣布“无事退朝”的当口——

突然间!

陈洛不在,但有人动了!

“臣!御史李炜,有本奏!”

一个声音不大,却清晰无比地响起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!

唰!

所有人的目光,瞬间集中到了出列之人身上——正是李御史!

杨业和王主事在队列中猛地抬头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!

他们昨晚才商议要“敲边鼓”、“缓颊求情”,没想到李炜动作这么快!这么猛!直接就在朝会上开火了?!

朱元璋的眼皮也是狠狠一跳,目光锐利如刀,钉在李御史身上。

他认得此人,平日还算稳重,而且和陈家人有私交,今日莫非……

朱元璋当时内心就一动,甚至有些震惊!

要知道,陈家死了两人,这位和那杨业、王主事都是一直龟缩,可今日……难道他们的好友之死,让他们也有了其他的心思不成?

朱元璋就死死看着李御史,对方也感受着这种压力爆表的冷漠视线,他手心里都全是冷汗,腿肚子都有些发软。

可以这么说吧,李御史和杨业、王主事还是不同的,他起前几天在酒桌上的盟誓,想起陈洛的几个马甲,他心中陈家人那不顾一切的劲头,那在荒唐下的为民请命的劲头。

‘不能,我不能无动于衷!’

这就是支持他今日发疯一把的想法根据!

由此,他慢慢走出队列,是强行稳住心神,深吸一口气才将早已打好的腹稿,用尽可能平稳,但确保能让朱元璋听清的音量说了出来。

他其实很怕,但陈洛的存在就等于帮他扫开了这种怕,他想过,自己是御史,岂能一直逃避问题?

所以,即使李御史完全做不到像陈洛那样直视皇帝,甚至微微垂着眼,但说话却也不算懦弱!

“陛下,臣近日翻阅史册,观前朝旧事,心有所感,夜不能寐。”

他先扣了个大帽子,不谈本朝,只谈历史。

“臣见,汉有七国之乱,晋有八王之祸,皆因宗室强盛,尾大不掉,以至骨肉相残,社稷倾颓。其根源,在于分封之初,授予兵权过重,致使藩国坐大,中央式微。”

这话怎么敢说出口的?

杨胖子他们都快吓疯了,李御史虽然没直说问题,但这不等于直接接着陈家人的话润下去吗?

所谓的润,就是不提当代,只提历史。

而这话也堪称每说一句,朱元璋的脸色就阴沉一分,殿内的空气也就凝固一寸。

百官心中连大气都不敢喘,杨业和王主事的心也已经提到了嗓子眼。

李御史的话锋也陡然一转,虽然依旧不敢抬头,但语气更加恳切了。

“然,我大明洪业,远迈汉唐!陛下圣文神武,廓清寰宇,立万世不拔之基。”

“陛下您分封诸王,也乃是仿古之良制,为屏藩帝室,巩固疆土,其本意至公至明,与汉晋之私天下之心,岂可同日而语?”

他先捧了朱元璋和本朝制度一番,这是必要的缓冲。

“然……”

就这个然字一出,所有人都知道,真正的谏言要来了。

“然《尚书》有云:‘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’。”

李御史骤然抬头,这一刻突破了心魔,直视朱元璋!

“此道理千古不易!陛下您天纵英明,烛照万里,自然也洞悉古今兴替之由吧?今日,臣之愚见!藩王之设,是其利在当下,然其忧在久远啊!”

陈洛要是知道此事,他估计都吓一跳,自己还没主动帮朱元璋积攒怒气,这李御史,这兄弟自己就开始干了?

“陛下在,臣断定则诸王恭顺,如臂使指。然天命无常,后世子孙,未必皆如陛下之英断,藩王子孙,亦未必皆恪守臣节。”

“若届时……若有藩王恃宠而骄,或中央之令不行于地方……则!”

他不敢直说,陈洛作死的骨肉相残、清君侧这样的词,可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。

而李御史也停顿了一下,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,最后总结道:

“则危矣!嘶,陛下!臣非是敢妄议陛下的祖宗成法,更非质疑陛下圣虑!臣之所奏,实出于蝼蚁撼树之忠,杞人忧天之虑!”

“唯愿陛下圣心默运,于这万全之策中,再思保全宗室、永固国本之良方,或可……未雨绸缪,防微杜渐,使我大明江山,真能传之万世,避免重蹈前朝覆辙,此乃臣泣血顿首之诚,伏惟陛下圣鉴!”

说完,李御史深深叩首下去,身体微微颤抖,等待著最终的审判。

他这番话,比起陈洛的直言不讳,已经委婉了无数倍,引经据典,打着为江山社稷、为宗室着想的旗号,但核心意思,却和陈洛的谏言惊人地一致——藩王制度有隐患,需要提前设法化解!

寂静!

死一般的寂静!

最新小说: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:忽悠朱标造反,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,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: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:从教太子逆袭开始